上海注册公司 | 上海注册外资公司 | 注册香港公司,推荐上海专业注册公司(上海企业综合服务网) 免费热线:400-660-5171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阅读新闻

嘉定菊园新区“家乡汤圆”味正浓

来源:www.5151gs.com  作者:上海企业综合服务网  日期:2012-2-8 9:52:08

  “正月十五品汤圆”是元宵佳节的传统习俗,然而能在一户家庭同时品味到全国各地的汤圆倒是挺有意思。带着这份好奇,笔者于元宵节前的双休日踏上了前往嘉定菊园永胜村74岁老党员汤玉琴家的乡间小道……”

  为了亲身体验“各地汤圆”新鲜出炉的全过程,笔者特地提早了两个多小时出现在“汤阿姨”家的小院门口。还没进入院子,只听见从“汤阿姨”家课堂间传来的吆喝声:“小萍,侬去切荠菜,友珍,侬负责准备芝麻馅料;老头子啊,侬可以去把隔壁的儿女们叫来做准备啦……”不一会儿,只见十来个“儿女”有说有笑地踏进了“汤家小院”。汤阿姨见到笔者,热情自豪地介绍起了她的“儿女”们,“这是‘安徽女儿’、‘江苏女儿’,这是‘贵州儿子’,还有伲家老头子、‘汤家女儿’小萍、伲侄媳友珍、相邻刘阿姨……今朝伲一道来做元宵汤圆,馅料都是伲家自己种的,味道特别鲜咯。”随即大家分头开始准备芝麻馅料、荠菜肉末馅料等,和面啊、洗菜啊,忙得不亦说乎。

  已有52年党龄的汤玉琴是永胜村家喻户晓的“汤阿姨”。多年来,热心的“汤阿姨”不仅在自家课堂间办起了百姓书社,而且还成为了村里众多异乡儿女的“上海妈妈”。汤阿姨的3个女儿成家后住在了嘉定城区,平时就老夫妻俩住在农村,孩子们除了节假日常回家看父母外,每天和汤家老夫妻朝夕见面的“儿女”便是住在村里的这些异乡“儿女”,如今他们已亲如一家。 “学做各地‘家乡汤圆’,喜欢一大家子的亲切感” 馅料和水磨糯米粉准备好后,“一大家子”围在课堂间的方桌前,开始切磋各地的“家乡汤圆”。汤阿姨的巧手侄媳赵友珍示范起了“上海汤圆”的做法和窍门:“做有馅儿的‘上海汤圆’有甜的和咸的两种,为了在盛汤圆时区分不同的口味,所以制作时有形状的区别。甜的可以做成长圆形或者可以留个‘尖米子’更方便辨认,咸的我们把它搓成圆形。今天呢,甜馅用的是芝麻口味的,根据大家的不同喜好,还可以选择枣泥啊、豆沙啊等等;制作不放馅料的实心小圆子的话,我们的传统做法可以将两个小圆子同时搓……我们小时候跟着长辈学做汤圆时,长辈们还特别提醒,制作汤圆时要特别专心,这样做出来的汤圆就格外的光滑,不会开裂。”33岁的“安徽女儿”宋侠看着汤家侄媳灵巧地包着汤圆,她一边模仿一边说:“我们家乡一般是包甜馅的汤圆,而且做得小巧玲珑,我也来做几个家乡的小甜汤圆给大家尝尝。等会儿我还要露一手,介绍一道我们元宵节吃的‘猫耳朵’,现在先保密。”“安徽女儿”康莲萍和汤家女儿小萍搭档着切磋技艺,乐得合不拢嘴。汤阿姨则和67岁的相邻刘秀英阿姨一起向“儿女”们介绍着老辈流传下来的俗语:“大年初一不好吃汤淘饭,否则办事会下雨;为了祝福自己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大年初一这天早上不好打喷嚏……”“那如果忍不住要打喷嚏怎么办?”“揉揉鼻子,把这个喷嚏揉掉呀……”笑声此起彼伏。 “元宵佳节品味‘家乡汤圆’,传递浓浓‘异乡情’” 汤阿姨告诉大家,“一大家子在一起煮汤圆啊、贺年羹啊、咸酸饭啊之类的食物,用伲家的‘一眼灶’来煮就会格外香。”汤阿姨和侄媳轮番向灶肚里塞着木条,熟练地把握着火候。不一会儿,汤圆啊等贺年羹喷香出炉。当围坐在充满年味的汤家课堂间时,大家悠闲地交流起新年愿望。被邻家刘阿姨亲切地称为“胖子”的38岁“贵州儿子”周自跃动情地说:“这各地的‘家乡汤圆’味道真好,吃着吃着不免想家了。我从家乡出来已有15年了。在打工的这些年里,一直住在永胜村,这里就是我的第二个家乡。新的一年,我希望家乡的母亲身体健康,孩子学习好,在上海我能多些赚钱让家人更好地生活。我也特别感谢汤阿姨对我们家的照顾,逢雨天,我们没有下班,汤阿姨就会给我们收被子;我们回老家时汤阿姨就帮助我们管理菜地。跟我们自己的妈妈没啥两样。”一夸起汤阿姨,汤阿姨里立马不好意思了,“哪里啊,伲平时脾气急得很,总忍不住要‘骂’你们的,叫你们么要讲卫生,车子么不好乱停,大家么都要团结,你们生阿姨的气哇啦?”“江苏女儿”康莲萍说,“大家现在都是一家人,做得不够的地方应该要讲,要提醒的,我们听汤阿姨的。”“汤家女儿”小萍告诉笔者,有回白天天气晴好,下午突然转阴,眼看就要下雨,汤家老夫妻便和相邻刘阿姨一起把前后家家户户的被子都收好放在了汤家小院,待下班回家的异乡“儿女”过来取。这些点滴的关怀,让异乡“儿女”已经习惯于住在这个村里头,“儿女”们感慨地说,“除非哪天这里要动迁,否则我们不舍得离开住了这么久的‘家’”。 在“汤家小院”品味着全国各地的“家乡圆子”,笔者品尝到的不仅仅是芝麻馅儿、荠菜肉末馅儿的香糯味道,沁入心脾的更是那大家庭的浓浓温情。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录入:上海企业综合服务网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
姓名: 验证码:看不清楚,换一个
相关信息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