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市政配套局作为承担城区市政建设管理、综合配套、防汛防台、水务执法和静态交通管理的职能部门,在建设国际静安,创建和谐家园的工作中,结合自身管理工作的特点,创新机制、克难奋进,在市政设施和车辆停放的长效管理方面自我加压、积极探索,为静安百姓打造了优质美观的市政基础设施。近期,市精神文明建设市民巡访督查员罗惠康老先生写信给静安区分管城建工作的副区长,对他在巡访督查中的所见所闻表示了由衷的感动和肯定:静安区市政配套局在建国际静安、创和谐家园中,肯下工夫,开动脑筋,善于、勇于打造精品,在平凡的工作中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领导决心大,整改速度快”
发现问题是工作的先导。为做好市政设施的日常养护管理,该局建立并巩固了由市政巡路工检查、管理人员自查、网格化平台巡查“三道防线”构成的发现机制,坚持高标准、精细化,并主动邀请零点公司、市民巡访团等查找静安在市政、停车方面的问题,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坚决履行好快速修复的服务承诺,提高了市政设施养护质量,保持全区市政道路设施常态优良。
去年,在被邀请参加市政市容联席办公室第三方巡查测评前,罗老先生在查访静安的市政道路时,发现了二处道路和窨井盖的缺损,随即告知了区市政配套局,没想到第二天就接到了该局的信息反馈。区建交委副主任、市政配套局局长周祥明得到信息后,第一时间组织力量进行整改布置,在快速修复这二处设施缺损的基础上,对全区道路一条一条巡查,一块一块修补,用罗老先生的话说“发现差、立即抓,通过抓、改变差,因为抓,就不差”,因为抓得紧、抓得快、抓得全,全区市政道路设施和停车管理状况越来越好,保持常态优良,在2011年上半年文明城区检查的设施管理考评中名列全市第一,并在全市各区县的文明测评中始终名列前茅,提升了静安市容形象,树立了静安服务品牌。
“心中有群众,办法总比困难多”
市政配套局的员工有句口头禅:“修路架桥通水沟,时时想到老百姓。”没有做不好,就怕想不到,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做不成的事,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该局拥有一套完善的突发事件和防汛防台的应急预案和指挥体系,建立了多个作战小组,确保了同一时间能够应对多项紧急任务,并通过不定期开展实战演练等方法,增强队伍的实战能力,确保面对各类突发事件处置及时有序,随时拉得出、打得响。除了日常的市政抢修外,每年汛期,雷声雨声就是他们冲向排水一线的命令,一旦遇到骤降暴雨或者台风等恶劣天气,静安哪里有积水,哪里就有身穿桔黄色防汛雨衣的市政量放水人员,他们顶着风雨,开窨井、捞树叶、量放水,“水不退,人不撤”,用他们的不屈不挠和坚忍不拔诠释了市政人的职责和奉献。
无论是精细的日常养护,还是快速的应急抢险,365天里的一桩桩,一件件,都饱含着静安市政人的心血和汗水,印证了静安区市政配套局是一支敢打敢拼、无往不胜的管理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