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昆小区陆金娟的家里,记者聊起了她患病后的医疗费状况。“去年生病,医疗费总共花6.5万多元,而实际自己承担1.6万多元”,陆金娟说,“医疗费主要在化疗上,治疗过程中像一些材料费很贵,都需要自费,原本是不能报销的。”陆金娟是城镇低保户,丈夫没有工作,儿子还在读大学,患病之后经济压力很重。
正是为了像陆金娟这样的家庭能看得起病,小昆山镇在2009年、2011年连续出台新政,在低保家庭享受我区统一大病救助政策优惠的基础上,再次给予补助。去年,这项优惠政策让陆家省了9680元医疗费。
近16万医药费仅需付3万
像陆金娟这样享受优惠的人不少。家住港丰村的李勇(化名)同属城镇低保家庭,妻子没有固定工作。身患癌症后,李勇长期服药并定期进行各项检查,去年全年的医疗费近16万元。经审核后,镇政府特别针对报销单“自负余额”与“自费”两项再次减免了4万多元,李勇去年的实际医疗费只担负了3万多元,相当于承担全额的19%。“对低保家庭来说,这样的优惠非常重要,都是救命钱。”小昆山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会救助工作负责人说。
特别补贴“自费部分”
患大病后,高昂的医疗费用对困难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于是,2009年,小昆山镇一纸“针对患大病、重残特殊困难家庭”的“红头文件”出台了。文称,“自2009年1月1日试行,对属于低保或重残的人员自负5001至3万元的给予70%补助,3万元以上至6万元的部分给予80%补助,6万元以上的部分给予90%补助。”
然而,在该政策实施两年后,镇政府又再次加大了补贴力度,特别针对自费部分予以重点补贴,这在我区尚属首例。记者在《关于小昆山镇深化扶贫帮困的实施办法》第54号文中看到,“根据医院出具的医疗发票,凡低保家庭或重残人员医疗费用自费1万元以上至5万元的补助60%,5万元以上补助70%,全年最高限额为10万元。”同时,《办法》又再次针对自负部分给予更大程度补贴,不但将补贴最低限额从5001元降低到2001元,补助比例也依次提高至75%、85%和95%,让困难百姓惠及面更深更广。
慈善帮扶依靠全社会
如此优惠力度,经费来源在哪里?据了解,2010年小昆山镇共372家单位和1359名个人向镇慈善工作站捐赠了1112.24万元,成了该镇有史以来大笔捐款最多、募集资金总额最多的一次,也正是这一次捐款使得优惠政策得以再次推进,并持续下去。在当时那本募捐册上,记者看到,有大到数十笔来自小昆山镇企业30万、50万元的捐赠,小到50元的个人爱心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