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荣获全国文明城区的上海市长宁区,又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上创出新路。日前,长宁区社建办、区民政局(社团局)推出了“枢纽式”社会组织工作体系,这一体系着眼于破解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社会管理难题,形成社会管理的共担机制,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近年来,长宁区积极探索社会组织市场化、社会化运作方式,社会组织实现了健康有序发展的目标,目前已有各类社会组织483个。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长宁区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新格局的要求,构建了3个类别的“枢纽式”社会组织,其中包括政府指导类的工、青、妇、残联等社会组织;区级层面的公益类社会组织(社会组织联合会、凝聚力工程学会、关心下一代协会、老年协会等);街镇层面的公益类社会组织。目前,全区已命名了18个“枢纽式”社会组织。
这些“枢纽式”社会组织按照区、街镇党委要求,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